圣体与更新教会 (讲义)

[wpba-attachment-list]

2013–2014 礼仪培育课程系列
圣体圣事:隐秘的伟大圣爱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香港
达修‧施纳德主教

真正更新和改革教会生活需从更新礼仪开始,意思就是要在礼仪的礼式和礼节中加深对天主的敬礼和敬畏。更新神圣礼仪,就是教宗真福若望廿三世所谓「适应时代或更新」(aggiornamento)最主要的思想,也是他最希望达成的事。圣施礼华准确地解释了“aggiornamento” 这个字:「『适应时代』(aggiornamento)所指的,最重要的是『忠诚』(fidelity)。……这种体贴入微、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忠诚……着实是防止精神上老化,心灵干枯和思想欠灵活性最好的防卫。……认为『适应时代』基本上在于『改变』,这想法未免流于表面」(《与施礼华蒙席会谈》 Conversaciones con Mons. Escrivá de Balaguer, ed. José Luis Illanes, Madrid 2012, pp. 152–153)。因此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第一份文件集中在神圣礼仪上。在主要的改革原则当中我们可以指出以下三项:

  1. 礼节更能清晰表达出对天主、天堂和默观的方向(《礼仪宪章》2, 8)。
  2. 更清晰表达经文和礼节的神圣本质(《礼仪宪章》21)。
  3. 除非新的形式与现存的形式有系统地相连,并能真正带来灵性方面的利益, 否则不应有任何新奇的创作(《礼仪宪章》23)。

从信徒如何领受圣体,可表现出他们是否仅视圣体为一个神圣的事实,更是否当它是自己最钟爱和最神圣的人〔基督〕。因此,在这块细小面饼中领受基督的身体,需要有深厚的信德和洁净的心灵,同时配合毫不含糊的朝拜动作。从早期基督徒开始,以至教父时代的基督徒,直至我们祖父母和父母,这是天主教信徒世纪一直以来恒常的特征。就算在第一世纪,神父将圣体放在右手或在女信徒盖着右手的白布上,信徒在弥撒圣祭中不会用手指触摸已被祝圣的面饼。天主圣神引导教会,逐渐深入地教导她在领圣体时如何处理基督的圣身。

罗马教会于第六世纪时直接将圣体送到口里,正如教宗大额我略在一篇著作中所见证的(参见《圣额我略的对话录》Dialogues 卷三)。在中世纪信徒开始跪下领受基督圣体,作为一个外表上更清楚表达崇敬的态度的行动(参见圣高隆庞St​​. Columban,《隐修士规章》Regula coenobialis, 9)。

在我们的时代,已经历了四十年之久,在基督奥体中有一个伤口。这深处的伤口就是现今手中领受圣体的做法,一个在基本上有别于第一世纪同样的礼节中的做法,正如以上所描述的。从以下四个令人震惊的表现可见这现今的做法是在基督奥体内最深的伤口:

  1. 在朝拜和恭敬的动作上表现出一种惊人的「最低主义」(minimalism)。在现今一般用手领圣体的做法几乎欠缺任何崇拜的标记。
  2. 动作就像拿取一般的食物一样,即用手指从左手掌上取了圣体,然后放入口里。这种惯常的做法致使不少的信徒,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形成一种见解,以为在那神圣的面饼中,并没有基督神圣位格的临在,而只不过是一个宗教标记,因此他们对待圣体外表的方式就如处理一般的食物一样,用自己的手指拿着食物,用手指把食物放入口里。
  3. 圣体许多的碎屑都失掉:由于没有使用圣体碟,碎屑经常从送圣体人员与领圣体者之间的空间掉下。经常圣体碎屑黏在手掌和领圣体者的手指上,然后掉在地上,被人践踏也不以为意。
  4. 圣体被人偷去的个案不断增加,因为直接用手领圣体导致更容易被人偷去

在教会内并在这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比得起圣体如此超凡,如此神圣,如此有生命力,如此亲切个人,因为圣体就是上主本人。但以上四种令人发指的事实的确发生在祂身上。现今用手领圣体的做法,以前从来未以这外在的形式发生过。令人费解的是在教会内,许多人没有明认这伤口,认为这是次要的,更不明白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教会内还有许多人维护和发扬这领圣体的做法。

基督亲临在酒饼两形,我们需要在内心和在外在对圣体应有绝对的神圣朝拜,这是教会一贯的信念和实践。这种敬拜的行动在圣经中用了希腊文“proskynesis”(προσκύνησις)一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拒绝魔鬼的诱惑,并宣告所有受造物的责任:「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祂」(玛4:10)。圣史所用的是 “proskynesis” 一字。在圣经中,朝拜天主的行动以这个外表的方式进行:以跪下俯首至地或以五体投地的方式。耶稣自己、祂圣洁的母亲荣福童贞玛利亚和圣若瑟,当他们每年上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做这样的敬拜行动。基督的圣身就是用“proskynesis” 这种方式得以敬奉:首先是三位贤士(玛2:11);然后那些被耶稣治好的群众,也用这种外表的朝拜行动(参见玛8:2 、9:18、15:25);在复活的早上看见耶稣复活的女人,她们都在耶稣光荣的身体面前跪下,并朝拜祂(参见玛28:9);宗徒们看见耶稣的身体被提升上天去时,伏地并叩拜祂(玛28:17;路24:52);在天上耶路撒冷的众天使与及所有获救赎和受光荣的圣者都俯伏朝拜以羔羊为象征,基督光荣的人性(默4:10)。

为了表明圣体的真理,它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最神圣的,神圣的化身,在西方以及东方教会,至少由第八世纪开始,神父都是将圣体直接放进信徒的口里。这动作象征基督在神父身上,滋养信徒。这动作更象征谦逊和心灵上的童真,就是耶稣自己要求那些愿意接受天国的人的态度(玛18:3)。在领圣体期间,圣体就是天上的王国,因为基督本人就在那里,在祂的身体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参见哥2:9)。因此接受天国最合适的外在动作就是像小孩子一样,使自己成为最小的,跪下,并像小孩子般张开口,受喂食。无疑地,在领圣体时跪下来口领基督神圣的身体,是教会在多个世纪,在圣神,神圣和敬畏之神的引导之下,细心演化出来的。废除在领圣体时明确的朝拜动作,即废除跪下,以及像小孩子般口领圣体,圣经所提示的动作;肯定不能使圣体的信仰和热心敬拜兴盛。以下特伦多大公会议的说话在今日仍然有效和合时:

因此,所有基督信徒,无可置疑地按天主教会一贯领受的习俗,应给予至圣圣体最大的钦敬(latria),是对真天主的朝拜。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这圣事是主基督建立来给人领受,而给予它较少的崇敬,因为我们相信临在圣体内的也是同一的天主,当永恒的天父引领祂(圣子)进入世界时说:天主的众天使都要崇拜祂。 (希1:6)

— 特伦多大公会议,第十三期,《论圣体圣事决议案》,第五章
跪下口领圣体:神学和礼仪方面的原因

圣体在这世上是最神圣和最伟大的,因为它与主耶稣自己有关。因此应提供外在的方式,在领圣体时尽可能作出最大的保证,使圣体最细小的碎屑也不会失掉,也不会被偷去。此外,领圣体的礼节应尽可能明显地表达出神圣和超圣的层面,即清楚指出领圣体有别于取拿一般食物的等闲动作。这些迫切的需要无可否认地指出领圣体的礼节,就是跪下来和让神父把圣体「喂」给我们吃,即让神父把圣体放在我们的舌头上。相反,现今把圣体放在手掌上,然后自己放入口中的领圣体方式,与进食一般食物较为相似(这方式基本上与古时教会同样的礼式不同)。这种情景经常在「自助餐」或在幼稚园派发糖果可见。

2.

在内心的层面敬拜天主并不足够,因为天主降生成人,变得有形可见。在领圣体时唯独或主要在内心朝拜圣体而不包括外在的层面绝不是「降生成人」的方式。这种朝拜圣体的方式可谓是「柏拉图式」,是誓反教派式,甚至是诺斯底不可知论主义者的做法。人主要是有形可见和具有肉体的。因此,朝拜基督圣体也必须有外在和肉体的层面。这样的朝拜是合乎人性的尊严,虽然这朝拜最重要的仍是内在的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

3.

人的整个身体及每一部分的肢体都是天主圣神的宫殿。所以将手与舌头作对比是错的。我们不能说:「手比舌头更为重要」或作相反的说法。

4.

当我们犯罪时,不只是舌头或手,而是整个人。罪出于念头,然后驱使意志犯罪。因此,要是说:「舌头较手更使我们因罪恶而死亡」是错误的。舌头是无辜的,因为是人用了自己的理智和意志犯罪。

5.

以口的象征来表达灵性和宗教内容更有说服力:把亲吻作为爱的行动内在和精神化的图像(参见雅歌;咏84:11:「正义与和平相吻」),但主要的是礼仪中的亲吻或「兄弟之间的圣吻」(参见格前16:20)。 「朝拜」(ador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字“os ad os”(从口到口)。说话来自口中:这图像是用来指永恒圣言来自天主。耶稣从口中嘘气,呼出圣神(参见若20:27[22])。

6.

玛26:26所写的「你们拿去吃」(希腊文“labete” [λάβετε])该正确地翻译成「你们领受(接受)并吃」。这些话是直接向宗徒们,新约的司祭说的,而不是对所有信徒说的,否则,「你们这样做来记念我」(路22:19)应随后向那些参与司祭职的全体信徒而说的。此外,希腊文“lambanein”(λαμβάνειν)这个字不是指用手接触,而是「领受」的动作。我们可从以下的表达找到“lambanein” 这个字:「领受的真理之神」(若14:17),「你们领受圣神罢」(若20:22)。在领圣体时,问题不在于「用手拿取或是接触」,而在于一个深层次的灵性事件:要用心、灵「被准许领受」圣体圣事,但当然也要用身体领受,而用舌头和跪下领受就是最显明的方式。

7.

复活的主耶稣没有随便让任何人触摸祂光荣的身体(「你别拉住我不放」,若20:17)。然而,祂却容许多默宗徒,即一位新约的司祭,触摸祂光荣的身体,也可说是祂在圣体圣事的身体(参见若20:27)。

8.

用舌头口领圣体的做法已有多于一千年的历史(教宗大额我略的时代已见过),不论是天主教东方教会,所有东正教会,以及古代东方教会,都是将圣体直接或用小勺子送进口里,在这些情况下,没有任何个案显示会因此而传染患病。从卫生的角度看来,沾在手上的细菌比在舌头上的更多。

9.

今日当我们接待一位非常重要或尊贵的人物时(例如一位君王或总统),每个细节都会准备得非常慎重​​,没有人会说:「我们大可以用没有洗过的手或不作任何明显的记号来表达对他的尊敬」。那位临在细小面饼中的主耶稣,岂不比任何一位总统或君王更为重要吗?当我们接待圣体内的主时,岂不应比尊待君王或总统他们时用更仔细、更慎重的措施吗?

10.

在信徒手领圣体的情况下,他亲手把圣体放在舌头上,最终圣体也是在舌头上。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口领圣体的情况,在这神圣的时刻,司铎代表着基督,将圣体放在信徒的舌头上;但手领圣体就是信徒自己将圣体放在自己的舌头上。

11.

在比较之下,「将圣体放在自己的舌头上」当然比「让另一位将圣体送上」的动作所能表达领受的概念为少。后者深刻地表达出小孩子在那位临在面饼里,伟大的天主面前的态度。这动作同时说出一个真理:「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玛18:3),我们大可以说:「除非你变成婴儿一样」,因为圣经说:「应如初生的婴儿贪求属灵性的纯奶,为使你们靠着它……尝到了『主是何等的甘饴』」(伯前2:2-3)。最终「属灵性的纯奶」就是基督自己,特别是在圣体作为食物的基督。婴儿只用口摄取食物,而成年人却用手将食物放进口中。以下的说话可应用在圣体上:「我的心灵,就像断奶的幼儿」(咏131:2)。事实上,耶稣没有说:「除非你成为成年人……」,而是说了相反的话。

12.

每当触及最神圣的主耶稣的情况,这原则就生效:「凡你所能做的事,你定必勉力成全」(“Quantum potes, tantum aude”, 取自圣多瑪斯所著继抒咏Lauda Sion)。因此,内在暨外在的尊敬应当是最大程度,而不是最小的,这原则方才有效。虽然圣体只是块细小的面饼,但我们没有理由在领圣体的时刻,以极为简化省略式的「最低限度」(minimalistic)的敬拜动作来对待它。

全面返回跪下口领圣体:牧民方面的理由

1.

现行用手领受圣体的做法从来不是天主教教会所惯用的。因为古代教会所谓的手领圣体,与现行的做法在实质上有所不同。现行做法是由加尔文教徒所创,甚至不是路德会教徒的主意,因为直到今天路德会教徒还保存了传统的礼节,跪下用口领圣体。

2.

第一世纪的礼节如下:已祝圣的面饼被送到右手的掌上,信徒作深鞠躬(类似今日拜占庭礼metanoia [μετἀνοια]「皈依」的动作),然后直接用口取得圣体,不会用手指触摸已祝圣的面饼。在某方面而言,也算是口领圣体的方法,因为信徒不会用手指把圣体放入自己的口里。此外,信徒仍可以用舌头收集掉在手心的圣体碎屑,以致没有碎屑会失掉。女士则在圣帕上领受圣体,这白色的布名叫“dominicale”。

3.

现今的礼节的做法,信徒不是用右手,而是用左手接过圣体,然后自己用手指将圣体放入口里。这个做法被错误称之为古时教会的一种礼节。这种方法其实是在十七世纪时由加尔文派所发明。从动作方面看​​来,这样的礼节较似自己领取圣体,并好像一般拿取食物的方法一样。

4.

教宗保禄六世虽然容许了「特准手领圣体」的可能性(参见《关于送圣体的方式》「主的纪念」训令〔Memoriale Domini〕,1969年5月29日),但要求在整个教会仍保留传统的方式:「这种(传统)送圣体的方式必定要保留,与整个教会现时的状况尤关」。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的文宪中,圣座强烈地劝谕主教、神父和信徒殷勤地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并一再肯定传统领圣体的方式(参见同上)。天主的仆人教宗保禄六世自1965年已在梵二《信德的奥迹》通谕(Mysterium Fidei)声明,因应初期教会的习俗,不应改变领圣体的礼节:「并且我们也不可忘记,古时教友们,在教难中,或在旷野度隐修生活时,他们习惯每天领圣体,只是因为没有神父或执事给他们送圣体,他们才亲手自己领圣体。我们提到这件史实,完全没有企图要改变教会随着的世纪以来以法规制定关于保存与领圣体的方式,而只是提醒大家:教会始终保存着同一的信德,这实在值得使我们高兴」( 62–63)。再早些年前,天主的仆人教宗庇护十二世以同一的意思上警告不应改变当时恭敬圣体的礼节:「任何有理性的天主教徒也不能废除教会现有的法制,把它还原到最早源于圣教法典的规定。明显地,任何热衷礼仪事宜的信徒都不会返回到古代所用的礼节,放弃上智因应情况的改变而引入的新格式,因为这是不智和错误的做法。这种不当的做法就是复兴夸张和没有意义的古代主义」(《天人中保》通谕〔Mediator Dei〕,63–64)。

5.

教宗保禄六世选择传统领圣体礼节的原因在今天依然有效,甚至更为有效:

  1. 教会更深入理解耶稣在圣体奥迹实体临在的真理(参见同上)。
  2. 有迫切需要对圣体在外在的形式上表现更大的恭敬。
  3. 领受圣体的人对这圣事的谦逊。
  4. 这是多个世纪以来的传统。
  5. 它更有效地保证在分派圣体时的庄严和尊严。
  6. 它更有效地防止神圣的面饼被亵渎。
  7. 采用传统的方法,教会更努力小心保存圣体,不会使已祝圣面饼的碎屑失掉。

6.

根据过去四十年手领圣体的经验,教宗保禄六世的顾虑无可否认地出现了:

  1. 对祭台上的至圣圣体圣事的恭敬逐渐减退。
  2. 圣体圣事被亵渎。
  3. 改变了对圣体教义正确的信念。

7.

教宗保禄六世授予特准〔手领圣体〕所要求的条件,至今一般仍未执行,遵守这条件的情况每况愈下。保禄六世要求排除下列一切的风险:

  1. 恭敬态度的缺失;
  2. 暗示对圣体错误的见解;
  3. 其他不合适的东西。

8.

此外,教宗保禄六世指望领圣体的礼节能增加信友的信德和虔敬(参见同上)。然而,今天手领圣体的做法,实在违反了这份期望。

9.

鉴于实际上的风险,并考虑到天主教会主教团于1968年宗座对这个话题所作的咨询中大多持有负面的意见,教宗保禄六世因此在《关于送圣体的方式》「主的纪念」训令(Memoriale Domini)明示传统送圣体给信徒的方式应维持不变(参见同上)。

10.

其实现行手领圣体的礼节并不属于天主教会的遗产(因为是加尔文派发明的,在本质上与第一世纪教会的礼节有所不同)。手领圣体的礼节过往带来破坏,现今仍不断带来的破坏,有真正令人担心的层面:它破坏对圣体圣事正确的信念,破坏对圣体碎屑的恭敬和照顾已达至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11.

圣体圣事是整个教会的高峰和泉源(梵二),教会活于圣体中(真福若望保禄二世的通谕及见证),因此圣体是教会真正的心脏。教会真正的危机表现于这泉源和心脏如何受到对待。然而,因着站立用手领圣体,我们在外表的行动上本着「最低主义」(minimalism)以最少的尊敬和敬畏对待至圣圣体;不但如此,被祝圣的面饼虽然是教会最珍贵的宝藏,却极为粗疏地被暴露于危险的情况,令到圣体的碎屑大量地失掉,而且圣体被偷去作亵渎之用的情况不断增加。诚实的人都不能否定这些事实。

12.

教会今日的危机正是圣体的危机,更实际地就是由手领圣体所引致的。教宗保禄六世早已预言过这危机,现在事实已有所证明。倘若主要的毛病──即圣体普遍的危机,和手领圣体礼节实际上所引致的危机──未能得以治愈,教会真正的改革和新的福传的效力便会减弱。要有效地把毛病治好,我们不能只治好病的表征,而是把实际的根由治好。在普遍和理论上我们当然是指需要对已祝圣的面饼有更大的恭敬和谨慎。然而,直至实际上仍然存在对圣体不恭敬和不小心,即手领圣体,有关改革和新福传的言论和所需的计划,在信德和对圣体的虔敬的范畴上将不会带来巨大的效果,因为这正是教会生活的中心。

13.

今日在教会内,最小的、最脆弱的、最不能保护自己的就是在送圣体那一刻,临在圣体面饼中的主耶稣。为了对圣体中的主的信仰和爱,以及牧民方面最迫切的​​需要,岂不是最合乎常理的要求,提供一种更神圣,更安全的送圣体方法,为求保护圣体中的主耶稣,祂既是最脆弱,同时也是最神圣的那一位吗?这种更神圣,更安全的送圣体方法就是跪下用舌头口领圣体。这种方法在一千年有多的日子里带来了丰盛的果实,正如教宗保禄六世和他的继承人,尤其是教宗本笃十六世,过往一直有所提及。

14.

我们可举出继续选择手领圣体的牧民理由,例如:信友有权作出选择。但当我们考虑到这做法目前的普及化,〔便会发现〕这权利却违反耶稣圣体的权利,祂应得到最大的虔敬和尊重。这一点就是在教会内最弱小者的权利。当我们考虑到手领圣体显出尊敬和虔敬的「最低主义」(minimalism),不小心失掉圣体碎屑的明显危险,以及圣体被偷去这种种严重的情况时,所有有利于继续采用手领圣体的理由都会失去它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说,继续利用特准手领圣体,是牧民上的需要,因为这损害信徒的信仰和虔敬,也伤害耶稣圣体本身的权利。

15.

改革教会伟大的圣人和教会历史中真正的宗徒也曾说:教会每一个时代在灵性方面的进步都是在于怎样对祭台上圣体的尊敬和热心来量度的。圣多马斯亚奎纳精确地指出这个真理:“Sic nos Tu visita, sicut Te colimus”(取自圣多瑪斯所著赞歌“Sacris solemniis”)主,请来探望我们,如同我们恭敬祢的〔频密〕程度!在我们今天的日子这也是对的:主耶稣今天主会来探望祂的教会,带给教会真正更新的特别恩宠,这是真福若望廿三世和梵二大公会议的教父多么渴望的,直至祂也同样在可见的方式之下受钦崇,尤其在送圣体的那一刻。